東平洲(英語: Tung Ping Chau;正式中文名稱為平洲,為免與香港另一島嶼坪洲混淆,故加上東字作識認),是香港最東北的島嶼,位於大鵬灣,其東面對岸為深圳之大鵬半島及南澳鎮,兩者距離比和香港其他島嶼還要近。東平洲全島為面積1.16平方公里。
東平洲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、國際獅子總會港澳303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6年12月舉辦,「香港十大勝景選舉」第二名。
東平洲為船灣郊野公園(擴建部份)的其中一個島嶼。由於自然侵蝕,島上滿佈有6500萬年歷史的頁岩,成為郊外旅遊及地理考察的熱點。東平洲附近海域則為香港第4個海岸公園——東平洲海岸公園,岸邊有貝殼及珊瑚生長。
東平洲在19世紀初曾經是深圳大鵬半島客家人的一個戶數較多的聚居地之一,島上人口曾達約2000人。但自1898年起,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》,把深圳河、后海灣以南及大鵬半島以西的新界地區租借給英國99年。而根據此條約,東平洲也在此界線以內。
1940年代初,日本入侵華南,很多城市以及香港淪陷。在1941年,港日政府推行歸鄉政策,不少香港人被迫遷至廣東省內,當中也有不少平洲人北移。
由於交通不便,地硬缺水,漁農業難以發展,平洲原居民已經遷至市區定居,現在平日已沒有人居住。原居民祗在星期六、星期日及公眾假日返回東平洲做生意。
翠華船務有限公司營運來往馬料水公眾碼頭(鄰近東鐵綫大學站)至東平洲的渡輪服務,但只在星期六、星期日及假日服務,航程約1.5小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